正念與內觀的譯詞及比較,Mindfulness與Meditation譯詞多元化的問題

2021-06-02 胡君梅 執行長
正念與內觀的譯詞及比較,Mindfulness與Meditation譯詞多元化的問題


正念減壓課程發跡並發揚光大於美國,截至目前(本文撰寫時為2012年)為止台灣所有的相關書籍都是翻譯的。
有趣的是,正念其實是來自於東方佛教的修行方法,如何適切地翻譯mindfulness與meditation這兩個關鍵字是很重要的,如此一來使用中文的學界與實務界才能用一個語詞指涉一組概念,而非隨各自偏好各自進行翻譯,形成多組語詞指涉同一組概念的現象。

 

※本文為精簡摘要,完整論述文章請參閱:〈正念與內觀的譯詞及比較〉

 



【Mindfulness, 正念】


 

國內對mindful或mindfulness的翻譯概況

檢閱數本國內已被翻譯的著作,包括《情緒療癒》、《憂鬱症的內觀認知治療》、《當下,繁花盛開》、《是情緒糟,不是你很糟》、《智慧的心》、《喜悅的腦》和《這樣玩,讓孩子更專注、更靈性:幫助你的孩子克服壓力,更快樂、更善良、更有同情心》,可以觀察到mindful或mindfulness隨著譯者、審閱者、編者的背景與偏好,被多元地翻譯成:「正念」、「內觀」、「覺照」、「靜觀」、「專注」。

 

關連性的確認

正念減壓課程的創辦者Kabat Zinn(2003)在〈正念療法的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〉一文中,曾清楚地指出:「闡述正念的主要源頭在安那般那念經(AnapanasatiSutra)與念處經(SatipathanaSutra)」。
Anapanasati與Satipathana,這兩個字都是巴利文,根據巴利文與英文的對照說明,可以看到交集的是sati與mindfulness。事實上,在同一個資料來源如此說明:「sati:Mindfulness」。
除了這兩則經文,在佛陀基本教導之一的「四聖諦」也可以看到正念一詞,正念是第四聖諦「八正道」的修行方法之一。
因此,我們可以確定以下的關連性:『巴利文的sati=英文的mindfulness=中文的正念』,此確認的目的是希望確保以下的討論是在同一個介面之上。

 

 

古典的翻譯

事實上,最古老的佛教經典保存於兩種文字之內,一種叫巴利文,經典的總稱為《尼柯耶(Nikaya)》,有五部。另一種叫中文,經典的總稱為《阿含經》,有四部。
兩種經書極為雷同,主要記錄佛陀與弟子的素樸答問,因此許多佛陀重要的教導都可以在《尼柯耶》或《阿含經》中找到佛陀當初怎麼說的,「四聖諦」、「安那般那念經」與「念處經」當然也包含在其中。
《阿含經》其中一部《雜阿含經》,據考究可能是四部中最早完成的一部,裡面對「正念」有清楚的闡述。

由此可知,「正念」這個詞在中文已經存在了1600多年,而且當時能翻譯經典的都不是普通人,幾乎都是同時精通經、律、論的三藏高僧,這樣的高僧不論在修行的理論或實務上,都具備一般人所難以企及的深厚基礎,翻譯的精準度是值得被信賴的。

 

當代翻譯的問題

如果我們任意地將「正念」翻譯成「內觀」、「覺照」、「靜觀」,任何一個自己看得順眼的字詞,無形中,就與整個中文佛典的文化脈絡切斷了,如此一來,我們只能不斷地仰望西文文獻的滋養。

MBSR脈絡下的mindfulness不只是專注於念頭的生滅,更是時時刻刻不偏不倚的覺察,不偏不倚不就是中文裡的「正」嗎?中文裡的「正」不是只有「正向」的意思,還有挺直的、居中的、主要的、正確的、純淨的、平衡的、不散亂的意思。
說實話,在上述對「正」的描述,正念中的「正」唯獨沒有的意思就是「正向」,念頭中的正向、負向、非正非負向,全部都是被接納的觀照對象。
正念,並不是要用正向的觀點看事情或維持積極進取,而是用不偏不倚的態度覺察所有念頭,既不耽溺於正向或開心的念頭,也不被負向或厭惡的念頭所蒙蔽。而這般的態度,本質上已經是正確的了。

因此,不論就理論、就實務、就文化傳承、就心理相關研究或佛典研究而言,我認為mindfulness不宜隨喜好翻譯,我寧可選擇尊重並採用1600多年前三藏高僧所下的「正念」一詞。

 

有關mindfulness譯詞之結語

也許需要注意的是在一開頭便先說明清楚「正念」這個詞的意思,就如同西文文獻先解釋mindfulness的意思般。
事實上,1980-90年代,即便對外國人,他們看到mindfulness多半也不懂其意,所以才需要Kabat-Zinn以專書專文加以解釋、定義並詳加闡述。而正念減壓課程(MBSR)的精髓本來就是來自於佛陀的基本教導,在許多西文的研究文獻或著作中都會提及,因此我認為只要在書中直接交代清楚即可,不需要如此隱諱,何況對源頭的重視與正確的引用也是基本的學術倫理

我在想,31年前生存於基督教文化下的Kabat-Zinn等人若擔心讓別人感到這個字眼有佛教的色彩就不敢用,或是害怕讓讀者無法直接望文生義,一下子用這個字一下子又用別的詞,MBSR還會存在至今嗎?其實,真正需要避開佛教色彩的是MBSR的實際操作層面,而不是在mindfulness這個字的翻譯或源頭的說明。不用怕讀者無法望文生義,實際上,就是難以望文生義又有很好的研究成果,才令人好奇地想進一步探究啊!
 


古典正念與當代正念,不要斷連,後人才有尋根的機會。
 

【Meditation, 靜觀】


常見的翻譯方式

這個字一般中文翻譯成 : 禪修、冥想、靜心,甚至是靜坐。

 

「禪修」一詞的佛教味道濃厚

禪修,對我而言是很美的字眼,不過很明顯地佛教的味道濃厚,對於非佛教徒在門口就給擋住了,這是很可惜的,也不是正念減壓課程的原意。如前所述,正念減壓在實務操作課程時需要小心地避開宗教色彩,因此對於這個優美的詞彙我在行動過程中選擇不採用。

 

「冥想」與「靜坐」,與正念減壓課程脈絡下的事實,並不相符

冥想,其中的冥是深遠的意思,換言之,冥想就是進入深遠的思索或想像,這通常是閉著眼睛的、靜態的。不過,在正念減壓課程的脈絡下,這樣的描繪與事實並不相符。在課程中有各種動態的、睜著眼睛的meditation,例如 : eating meditation與walking meditation等。因此,在行動過程中我也不用「冥想」這個詞作為meditation的翻譯,同樣的道理,我也覺得不適合將meditation翻成「靜坐」。

 

「靜心」只抓到了一半的意涵

靜心,某個程度有捕捉到meditation的意涵,不過可惜只抓了一半。在止與觀的修習中,「靜心」強調「止」的層面,而非「觀」的層面,然而在正念減壓課程中,「止」與「觀」是並重的,甚至對「觀」的強調大於對「止」的重視,因此我也選擇不用「靜心」這個詞。
但其實這個詞稍微改一下就很貼切了,也就是將其中的「心」改成「觀」,而成為「靜觀」。

 

具體地呈現出meditation的重點:「靜觀」

靜觀,具體地呈現出meditation的工作重點,亦即止與觀並重。靜觀沒有閉著眼睛或靜態的意涵,靜觀可以是靜止的、也可以是動態的,因此eating meditation就可以翻譯成「飲食靜觀」,而walking meditation翻譯成「行走靜觀」,不但沒有語意混淆的問題,而且傳遞了清晰可辨的意義。
最後,靜觀這個詞沒有宗教色彩,是中立而達義的字眼,對非佛教徒沒有任何衝突或威脅的感覺

因此,在整個行動研究中,我都將meditation翻譯成「靜觀」。Meditation一字在其他脈絡下的翻譯我不與置評,但在正念減壓課程的脈絡下,我認為翻譯成「靜觀」是比較妥當的。

 


※ 本文為精簡摘要,完整論述文章請參閱:〈正念與內觀的譯詞及比較〉

(如需轉載,請務必註明原始出處喔)
 

TOP